为什么现在的好演员,越来越少了?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娱乐
更新时间:2024-2-22 10:53:19

这两年,古偶高评分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了。

但放在20年前,没什么奇怪的:

《仙剑奇侠传》9.1、《大明宫词》9.1、《少年天子》8.7、《孝庄秘史》8.5、《上错花轿嫁对郎》8.4……

虽说当初未必有这么高的评价,有些剧的评分是后期一点一点涨上来的。但时间不仅自带滤镜,也是最好的筛子:

只有品质够好,才经得起反复怀念。

想起来都有点羡慕以前的自己,随便打开一部古装剧都是赏心悦目——

颜值配得上人设,演技撑得起深情。

好看,是由内而外的。

【1】

现如今 ,内娱不健康的一个很大症状是:幼态。

作品低幼化,演员也低幼化。

二十几还在营销银幕初吻,三四十归来仍是甜妹,怎么看怎么没劲。

当年的内娱一派生机勃勃,不缺好演员,也不缺好作品。

就拿现在望尘莫及的一点来说——演员年纪轻轻,却各个能挑大梁。

天仙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不到15岁,刘亦菲接演了人生第一个角色,《金粉世家》里的白秀珠。

明眸皓齿,肤光胜雪,一张娇嫩的粉扑子脸,在民国古典造型的映衬下,真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千金大小姐、人间富贵花。

搁现在的小花,这个年纪可能还在高中里被黄磊和海清鸡娃。

但彼时的刘亦菲,就已经要演一个复杂的早熟角色——

被青梅竹马金燕西抛弃,跟冷清秋抢夺人夫,最后在毫无意义的胜利中放弃执念、完成自我成长。

当她终于得到了示爱的玫瑰花,心里明白,对方已经不是心上人了。

16岁那年,她就接到了奠定日后江湖地位的角色,“神仙姐姐”王语嫣。

等到小龙女携她飞升人气巅峰时,她还不到19岁。

王语嫣和小龙女由一人扮演的现象,从陈玉莲始,至刘亦菲终。

不仅因为这两个角色美得有相似性,更须是形象气质受到金庸本人肯定,以及扮相一出就能够服众。

现在别说一人演两次金庸笔下的绝色,光是一个就够书迷剧粉吵翻天。

大概真正的靠脸吃饭,本身也是一种实力。

如果说天仙当年的演技尚显稚嫩,她的好姐妹舒畅可谓少年老成。

未满15岁,既能本色出演《金粉世家》里天真单纯的八妹,也能在《孝庄秘史》中挑战董鄂妃的凄苦一生。

少女宛如,婉约可人的江南才女,不仅让顺治一见倾心,也让童年的我们过目难忘。

被封贵妃后,气质肉眼可见地变得稳重成熟。

跟福临的感情戏让人理解并信服,为什么她是皇帝最爱的女人。

当她用温良孝顺一步步融化不接受她的大玉儿,婆媳相处的细节也看得我们津津有味。

更让人刮目相看的,是她为人母后的丧子戏。

当孩子被皇后无情杀害,她没有一上来就撕心裂肺。

而是表现出不想接受事实,久久处于瘫软的呆滞状态。

直到痛苦再也掩埋不住,她才让泪水决堤、放声悲鸣。

将心里的悲痛、凄凉、绝望一层层释放出来,一直顶到情绪最高潮。

当时掌镜这一幕的是扮演皇太极的刘德凯。

据他透露,舒畅演的时候,现场无人不感动落泪。

为了演好丧子之痛,毫无经验的舒畅特意去观摩周迅在《橘子红了》里的难产戏份。

哪怕是借鉴模仿,15岁的她,也足以吊打如今内娱99%的古偶女演员。

16岁那年,舒畅又挑战了《天龙八部》里的天山童姥。

刘亦菲的王语嫣美得贴切,舒畅的巨大反差不失为更大惊喜。

就像观众称赞的那样:“这才是天山童姥!一个身体残废、心理残酷、精神变态的典型魔女。”

张大胡子这一招险棋,不仅激发了舒畅的潜能,也留下了一个让人叫绝的影视形象。

男演员也一样。

曾经,曹骏、叮当、郝邵文等一批童星,十岁起就可以演男主、扛收视。

打戏、搞笑戏、感情戏,样样都来、样样都行。

如今只见韩昊霖奔忙于各个剧组,全都紧着一只羊可劲儿薅。

再来,《隐秘的角落》这等水准的小孩戏,也只是昙花一现。

而且跟以前相比,小演员的作用被大大弱化,通常都是在前几集扮演男女主的童年、少年时期。

戏份多了还怕收视率没有保证,宁愿让大牌们顶着高龄强行扮嫩,导致涌现出一大批丫头教和中年男宝。

年轻演员是影视圈的希望。

他们的可能性有多大,往往反映出影视圈的活力有多大。

【2】

以前的“古偶”,经常有一股正剧范儿。

除了俊男美女,人物、情感、故事样样经得住推敲细看。

比如《少年天子》,郝蕾演了一个不讨好的角色——大清第一个废后博尔济吉特氏。

在《孝庄秘史》里,这位皇后因嫉妒杀了宛如孩子,典型的反派工具人。

郝蕾却把一个不被爱的狠辣女人演得光芒四射,风头甚至盖过了皇上深爱的乌云珠(相当于宛如这个角色)。

霍思燕表现也不错,奈何对手是郝蕾

博尔济吉特氏是草原上骄纵自由的公主,远嫁北京后便厌恶极了深宫各种繁文缛节、蝇营狗苟。

她明明深爱自己的表哥福临,但因三观不合无法沟通,每天在对方的雷区蹦迪。

话一出口就是伤人伤己。

两个人的纠缠,不是摆摆帝后互斗的假把式,而给人一种夫妻吵架的真实窒息感。

24岁的郝蕾在处理这个不算正面的形象时,已经有了很深入的思考。

其中有一场戏是她218天未见皇上。

戏排到一半,导演刘恒表示不满:“皇帝把你打入冷宫,你已经两百多天没见到他了,今天突然见面,你怎么一点也不紧张?”

郝蕾却认为紧张是一种不高级的处理,“我跟现场导演设计过20几种静妃重见皇帝的反应,紧张是最不理想的一个。”

郝蕾的理解与发挥让刘恒刮目相看,本来只有20集戏份被加到了40集。

一个很容易被演成恶毒怨妇的角色,郝蕾却让我们看到:

一个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女人,如何在深宫中逐渐枯萎和凋零。

饰演顺治的邓超也毫不逊色 。

失去挚爱乌云珠,他惊恸、无力。

面对爱人逐渐冰冷的身体,哪怕九五之尊也只能哀嚎“我真的没有办法了”。

单拉出这个片段,都能达到看者落泪的程度。

一再重温后,你会发现《少年天子》不仅仅是历史戏说,不仅仅是皇帝的爱恨情仇。

它还前所未有地深入一个年轻帝王的内心,展示封建王权如何扭曲所有人的天性。

从前的古偶言情并不低人一等。

跌宕起伏的故事下,是一个个丰富而有深度的人在支撑,哪怕是配角,也自有其精彩。

那时候,我们体会到的是豪门的空虚、身份的束缚、权力的压抑,封建悲剧下传达的是现代人的进步思考。

现在不兴这套了。

没有真正的悲剧和痛苦,糖分和爽感越多越好。

古装剧和年代剧,几乎沦为权力崇拜下的爱情玛丽苏。

仿佛身份越尊贵,品德越高尚,爱情也越得体。

为什么《甄嬛传》播出十年还在被不断回味?

因为它的古典与深沉式审美,就像是从前的古装剧洒下的最后一道余晖。

【3】

前段时间,《说英雄是英雄》的男二刘宇宁发表了一番言论——

“大部分古装戏,作为演员来说其实用不了你太多演技。”

“颜值、人设,两个就可以拿捏了。”

乍一听是不讲艺德,但你不得不承认,这就是当下的古装戏现状。

吃够“皓嫣cp”福利的他,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。

这种大实话,我倒希望敢说的人多一点。

古装戏真的不用演技吗?当然不是。

有人可能觉得,那是因为以前的古装剧不乏刘恒这样的编剧大牛在。

且不说为啥现在的编剧没有大牛,为了尽可能控制变量,那就用“翻拍剧”来举例。

豆瓣5.2的《长安诺》翻拍自《孝庄秘史》,豆瓣4.0的《花好月又圆》翻拍自《上错花轿嫁对郎》,还有一大批以“新”字作为前缀的经典老剧翻拍,几乎没有破6的。

同样的剧本,演员的表现都在疯狂开倒车。

就拿《孝庄秘史》“短折而死”的片段来说,这是大玉儿和多尔衮关系的转折点,整部戏的高光段落。

爱人和儿子,私情和社稷,孝庄最终还是在两难中割舍了前者、捍卫后者。

马景涛重复“短折而死”,一字一顿充满难以置信的怨愤,可那声“玉儿”依然满含情意。

宁静从避开他的眼神到垂下眼帘,再到泪水潸然落下,每一个节奏点都恰到好处。

两个人对戏有来有回,互相带动情绪。

你能轻松共情:这对情人多年来在权力夹缝中,爱得有多艰难拉扯。

到了成毅和赵樱子这儿,简直是公开处刑。

一上来,男主角就哭成了泪人。

抖动的手、踉跄的脚步、颤动的嘴唇、满脸的泪水,每个细节都在狂飙演技。

再看对面,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台词机器,仿佛是真的在施咒。

这也是内娱表演的一面镜子——

演戏没有真情,全是“技巧”,从来不管对手的状态,自顾自地硬给。

记得有一期《表演者言》里,老戏骨王庆祥说了一句话:

戏从对手来。

他和斯琴高娃在《北京爱情故事》演一对老伴。

有一场戏,两个人知道会是出彩的重头戏,但是并没有商量表演细节。

开拍后,斯琴高娃突然跳到他背上掐到了他脖子,王庆祥完全没有心理准备。

但他自然而然地接了下去,“绝不断戏”。

一旁的周迅也说,当初合作《听风者》时,对手梁朝伟指点了她一句:

发生什么就是什么,不要去演。

这招让她领悟到,从当下而来的真实反应才是最好的表演。

并不是用老戏骨羞辱现在的年轻演员。

而是整个内娱对待表演、对待作品的心态,已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。

或许我们无法轻易责怪刘宇宁们的真实想法,毕竟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。

就像如今,35岁的天仙在内娱没有对手,这才是真正的悲哀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